Collect from 企业网站模板
作者: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钟云华 长沙学院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推进和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已形成海外留学人员“史上最大回国潮”,其中大部分是出生于20世纪80或90年代的新生代海归。新生代海归创业者多,就业者少;商业服务业就业创业者多,制造技术业就业创业者少;体制外就业创业者多,体制内就业创业者少;且其就业创业面临“落地难”、“发芽难”、“扎根难”与“结果难”等众多困难。新形势下,我国应切实把新生代海归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打造政策洼地,加强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载体建设,拓宽就业创业融资渠道,促进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

关键词: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关系断层;资金瓶颈;促进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出国留学人员数量的迅速增长和湖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湘就业创业且出生于20世纪80或90年代的新生代海归迅速增多。这些来湘的新生代海归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情怀,还有专业特长与娴熟的英语,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群体,就业创业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仍有相当多的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仍面临“信息缺乏”、“人脉断层”、“文化重育”、“资金短缺”等一系列困难,就业创业步履维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从2013年3月至11月对1200名新生代海归进行问卷调查,对50名新生代海归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来湘新生代海归存在“四多四少”、就业创业过程存在“四难”,需采取“四策”促进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

二、 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四多四少”特征

1. 出国留学深造人数多,回省就业创业人数少

近年随着湖南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出国留学”成为一股风潮,许多家长送孩子出去“镀金”。湖南省人事厅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省已派出留学人员32万余名,截至2012年4月底,已有11万多名留学人员先后回国工作,回湘或来湘工作的留学人员以年均13%以上的速度递增。湖南省公安厅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湖南出国的新生代留学人员约2100人,但只有900余人回湘,其余1200余人则选择在国外或“北上广”地区就业创业,新生代海归回湖南就业创业的“春天”仍然没有到来。

2. 创业者多,就业者少

随着湖南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创业环境的改善,创业机会日益增多,湖南新生代海创业热情高涨,创业人数远高于就业人数。对湖南1200名新生代海归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共有320人(26.5%)选择就业,528人(44.1%)选择创业,280人(23.5%)同时具有就业创业经历,新生代海归创业人数高于就业人数。大部分新生代海归认为创业比就业更能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3. 商业服务业就业创业者多,制造技术业就业创业者少

一是从就业来看,与老一代海归主要在高新技术行业就业不同,选择就业的320名新生代海归就业所属行业排名前四的分别是金融业、商业服务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与制造业,四者的比例分别为25%、21.4%、17.9%与10.7%。二是从创业来看,与老一代海归主要在生物医药、能源电子、工程制造等高新尖领域创业不同,新生代海归由于专业与资金技术方面的原因,主要在商业服务业创业,排名前四的行业分别是商业服务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批发零售与住宿餐饮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0.7%、24.1%、17.2%与10.3%。

4. 体制外就业创业者多,体制内就业创业者少

一方面,湖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务员招考时专门针对归国留学人员的职位非常少,新生代海归往往由于学历认证、签证等原因,不具有报考资格。另一方面,在以竞争激烈录取率低著称的公务员招考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湖南没有专门的政策条款向新生代海归这个特殊的群体倾斜,新生代海归即使获得考试资格,仍需要和国内人才同等竞争,留学经历不仅显示不出任何优势,反而由于留学期间与国内生活的脱节而尽显劣势,考上者少之又少。对湖南1200名新生代海归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等体制外单位就业的新生海归分别占19.4%与51.6%,而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新生代海归分别占12.9%与16.1%。

三、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面临四“难”

由于湖南海归就业创业环境以及新生代自身“不接地气”等众多原因,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困难。

1.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落地难”

一是身份证明材料办理较繁琐,缺乏“绿色通道”。新生代海归回国后需要办理学历认定、户籍证明、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手续,这些手续涉及时间跨度比较长,又隶属不同政府部门办理,办这些手续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非常高,缺乏像高层次海归人才那样针对新生代海归的“绿色通道”。二是融入本土环境存在困难。新生代海归旅居海外多年,思维习惯与行事方式与国内有所脱节,缺乏对国内文化、社会和商业“潜规则”的认识。三是预期过高。新生代海归大多自费在海外留学,花费较多,回国后就业创业预期高,期望在“高、精、尖”领域就业创业,以图收获高额回报,但我国正处于“史上最难就业季”,新生代海归过高的预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往往碰壁。

2.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发芽难”

首先,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得不到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我省目前只有高端海外人才才能享受政府奖励、住房安置、家属就业、子女教育等一系列政策照顾,缺乏普惠性的海外人才支持政策,新生代海归回国后似乎成为“没人管的孩子”。调查中95%的新生代海归反映自己就业创业没有得到相关政策支持。其次,就业创业缺乏有效平台。就业的新生代海归不知向哪个部门、从何处询问或查找有关海归就业的政策和招聘信息;对创业的新生代海归而言,尽管湖南已建成了8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但创业园对入园项目的技术含量、资金规模、产业规模都有较高的要求,新生代海归的“微创业”往往不具备入园资格,86%的新生代海归表示创业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创业热土”。最后,政府对新生代海归社团组织成长支持有限。湖南目前已有欧美同学会湖南分会、中国海归青年协会湖南分会、海潮会、岳麓区留学归国人员俱乐部等12个非正式的留学人员社团组织,但是湖南各级政府对新生代海归社团组织发展的支持不够,导致这些社团组织力量相对分散,组织规模偏小。1200名新生代海归中只有40%的人加入了海归社团组织;活动开展也不频繁,80%的人反映他们一年参加活动的次数不超过3次;活动形式大多是换届会议、圣诞聚会等,项目洽谈、就业创业经验座谈等活动开展较少,成员间交流缺乏深度。

3.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扎根难”

一是“人脉断层”。中国是“关系本位”社会,人脉关系能为就业创业带来众多的资源与便利。但新生代海归国外学习期间与国内联系大大减少,回国后因为思维方式及时间等原因,一下子也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很多人处于“人脉断层”的尴尬状态,48%的新生代海归反映他们就业创业过程中碰到最大困难就是缺乏社会关系。二是“资金瓶颈”。新生代海归大多在商业服务业创业,行业性质决定很难获得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银行借款往往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需房屋、机器等大型不动产做抵押,获取银行贷款也非常困难。在808名有过创业经历的新生代海归中,其创业资金来源80.9%为自有资金、25.9%的是亲戚朋友提供,来源于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分别只占7.1%与3.1%。三是“渠道狭窄”。就业新生代海归缺少必要渠道了解其他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实现人职匹配难度较大;创业新生代海归有些人有项目但缺资金,有些人有资金但无项目,有些人懂技术但不擅于管理,有些人懂管理但搞不清技术,缺少一种机制让项目、资金、技术与管理有效结合,很多新生代海归只能无奈选择“单打独斗”。在选择创业的808名新生代海归中,“单打独斗”创业者占51.5%,团队创业占35.6%。

4.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发展难”

一是“海待”不断增多。湖南国际化企业少,用人单位对新生代海归也非常谨慎,导致新生代海归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在对1200名新生代海归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仍有5.9%的人回国一年后仍不能找到工作,成为“海待”,“并且这个群体的规模还将会越来越大”。二是年薪普遍不高。77.5%的新生代海归表示自己现在的薪资水平低于预期,年薪少于5万的人占17.2%,少于10万的占55.2%,少于12万的高达82.8%。三是创业失败者不少。团队的缺乏,融资的艰难,经验的不足,使得新生海归失败的可能性较大,接受调查的808名创业者之中,有一次创业经历的占53.3%,有二次创业经历的占23.3%,有三次及以上创业经历者占23.4%。四是政治参与上遭遇“通道瓶颈”。新生代海归思想活跃,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问题有着独到视角和建议,但他们大部分身处“体制外”,缺少参政议政的通道。

四、促进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四“策”

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能否进入角色,一定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助力,因而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党派社团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新生代海归归有所依、归有所得、归有所成,走出一条就业创业的“光明大道”。

1.切实把新生代海归作为海外人才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是要深化对新生代海归人才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尽管需要引进高端海外领军人才,但领军人才毕竟是少数,新生代海归才是归国留学人员的主体,全面推进“四化两型”与“四个湖南”建设,更多的工作与更微小的创业活动需要作为主体的新生代海归来完成。现在世界发达经济体持续低迷,“史上最大回国潮”正在形成,为我省大批量引进新生代海归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化加强新生代海归人才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树立引进新生代海归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与综合实力的理念,以更宽的眼界、思路和胸襟,转变思路,把新生代海归作为新时期海外人才工作的重点之一。二是湖南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础上,制定出有关新生代海归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的专项规划,突出新生代海归人才工作这个重点。长沙、株洲、湘潭三个新生代海较多的城市,可探索率先制定《XX市新生代海归人才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引资引项目与引才并举、引进领军人才与引进普通人才并行、引进人才与人才培养储备并重,基本形成促进三湘经济社会性发展的海外人才集群。三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生代海归人才工作。政府要和海外移民建立经常性的沟通渠道,让准备回省创业的新生代海归更全面地了解国家与湖南的发展方向、商业环境以及各种相关引才政策,政府应该提供更直接的途径和海归交流,例如派代表前往海外高校进行政策宣讲,或提供机会让有意回湘的新生代海归组团到国内考察,进一步挥“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潇湘行”的作用。还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立体式舆论工具,通过拍摄专题片、专栏报道、人物专访,广泛宣传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设立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0人,为新生代海归人才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2.打造政策洼地促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

一是将已有海外人才政策扩大普惠到新生代海归。国家层面需要用长远眼光来制定留学人员人才政策,通过民主、自由、公平和法制化的社会体系来吸引海外人才,实行更具普适性的人才制度;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信息公开制度,让新生代海归清楚认证流程,借鉴西方国家社会化的“学历认证”方式提高认证效率,加快新生代海归“落地”速度。省级层面随着回国留学人员的层次、类别多元化,需要制定面向全体留学人员的普惠政策,包括子女入学、社保、就医、出入境,给予不同层次的海归以同样的国民待遇。二是制定完善一批针对性新生代海归的新政策。更加关注新生代海归的就业问题,把他们纳入国家“大学生就业计划”,关注他们的基本利益需求,出台相应就业支撑政策,避免其变为“海待”;完善促进留学生创业园的政策条款,加快创业园建设,放宽留学生创业园入驻条件,为新生代海归创业提供“温床”;关心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遇到的困难,在税收、用地、用水、用电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政府财政可适当给符合一定条件的新生代海归担保获得银行贷款,解决新生代海归创业初期“资金瓶颈”。三是探索政策创新。根据新生代海归的实际需求,改革人事聘用方式,探索性尝试将国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回湘就业或创业的留学人员,其在境外学习和工作的年限,可作为工龄予以认定。可探索将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招考政策向新生代海归倾斜,放宽报考条件,改革招聘流程,增加新生代海归进入体制内的机会。

3.成立湖南留学人员回湘服务联盟

湖南留学人员回湘服务联盟是一个开放式的非法人行业联盟组织与合作交流平台,旨在健全留学人员回湘服务机构间合作机制,加强各服务聪盟成员间的协调配合。具体而言,一是整合服务资源。针对归国留学人员需要社保、户口、签证、毕业证认定等一系列服务,建立“归国留学人员一站式服务窗口”,采用“一窗接件、并联预审、集中反馈、专员办理、集中建档”运行模式,集中为留学人员提供相应服务,节约新生代海归办理这些手续的时间与精力。二是健全服务网络。一方面建立湖南留学人员回湘服务信息网上平台,促进留学人才、项目、政策、资金、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另一方面建立湖南留学人员回湘服务机构互动线下平台,可由某个民主党派牵头,定期举行留学人员回湘服务工作联席会,教育厅、公安厅、人事厅、科技厅、税务局可派专门负责留学人员服务工作的专员参加联席会,讨论各自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共同营造和谐的服务工作环境。三是拓展服务内容。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通过组织留学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座谈、交流等活动,加快留学人员对国内就业创业环境的了解,解答就业创业困惑,帮助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培育新生代海归社团组织

政府要重视鼓励新生代海归社团组织的发展。民政部门对新生代海归组织成立时申报材料撰写、申报操作等事项给予相应指导与帮助;财政部门可根据社团规模、活动开展绩效给予新生代海归社团组织一定的财政支持。同时政府可以委托某个民主党派省委引导各个新生代海归社团组织,给予相应的引导,使各个社团理顺彼此之间的关系,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府职能部门派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新生代海归社团组织定期开展的活动。如举办“湖南新生代海归就业创业沙龙”,交流就业创业经验、体会与教训;举办“湖南新生代海归国情省情培训班”,开设“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湖南发展历史及人文环境”、“关系学”等专题讲座,加快新生海归的“本土适应”。

参考文献:

[1]李静.留学生回国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2] 韩小杰.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就业路径分析及对策建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