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 from 企业网站模板
作者: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美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

课题编号:XJKX19B420

课题负责人:邓芳

课题单位: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

主要成员:黄满英、谢富任、邝婷华、骆廷娟、李多玉、谭树娥、秦顺良、

欧少平、黄池英、欧建胜


美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美育和德育的自身特点与其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探究高中语文美育和德育的现状,界定二者关系;探究二者在教育方式和实施过程中的差别、两者间的有机融合;探究美育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途径,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思想道德素质等美育德育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背景与界定

(一)研究背景

高中时期是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三观、认知自我、认识社会,找到社会角色定位,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懂得调节和控制心理状态;培养学生感悟美、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与德育美育相关的命题,比如:家国情怀、英雄楷模、青春担当、美育教化、文化传承、经典阅读、礼仪礼节、民俗生活……由此可见,渗透美育德育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我校高中生在美育德育方面存在以下现象:

1.“低美感”“畸形审美”现象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随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的审美境界也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少人在审美情趣和辨识能力方面流于懈怠,盲目跟风,审美水准与鉴赏能力堪忧。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更有一些人甚至美丑不分、以丑为美,出现了诸多低美感病症。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造就了一些畸形审美,如一些年轻人对名牌鞋服、大牌手机趋之若鹜,却不懂“至美素璞,物莫能饰”;另有很多人沉浸在快餐文化、低俗文化中,却不懂得欣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部分学生也受到了不良影响,对美缺乏正确的认识。

2.学生、家长对美育的认知存在误区。近年来,很多家长唯分数论,不仅在生活中忽视了对孩子的美育熏陶,也不支持学校开展美育活动,认为美育是无用的,影响孩子学习。甚至有人简单地认为美育教育就是开设美术课,学美术特长有利于高考,将美育等同于技能教育。这都是对美育的严重误解。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很多学生受自身学识和阅历的局限,并没有形成高雅的审美观和高尚的世界观,因此,美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运用,意义重大。

3.部分高中生存在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性格偏激、逆反,处事草率,精神抑郁、素质低下等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提高道德素养。受社会不良风气、家庭特殊因素等影响,部分高中生沉浸在网络游戏、聊天等虚拟世界中,不愿意跟家人、同学交流,对生活失去热情,漠视生命,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业,甚至产生极端行为。在我们学校,留守学生特别多,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学生缺乏安全感,孤独压抑,甚至缺乏“公平、诚实、守信、谦虚、节俭、尊老”等基本的做人信条。面对这些现状,语文教师应勇于担负起美育德育的教化责任,不仅要让学生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也要培养他们“文美人美自然美美美入怀”的高雅情操。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且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学生心智发展和成熟,构建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题界定

1.德育。德育是指针对学生群体的道德教育与培养。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品德的活动。

2.美育。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渗透。渗透是指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高中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美育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向学生实施美育和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质,健全人格。


二、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发展教师美育和德育的意识,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美育和德育教学能力,为美育和德育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实践方法,找到一条提升学生审美品味和道德素养的捷径,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全心智、完善人格。

(二)研究内容

1.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德育渗透的现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访谈、课堂观察调查了解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德育渗透的现状。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和德育意义与价值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思辨反思进一步明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德育的价值及意义所在。

3.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德育渗透的路径研究。明确德育教育目标,破除“工具”性思维,确立高中语文教育德育本体地位;并探求与之相对应的实施语文学科德育的规律、途径与方法,促进高中语文教育德育精神回归;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思想上受到教育,感情上受到熏陶。

4.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渗透的改进研究。针对高中语文德育美育实施现状,遵循高中教育教学规律,提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三、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课本为纲,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德育教育。

①深入解读课本,准确选择美育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渗透点。纵观高中语文教程,无处不蕴含着高尚的思想境界,美好的人文情怀。如辛弃疾“拍遍栏杆揾英雄泪”;毛泽东“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这些文本对培养学生自觉高尚的审美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为了达到“寓教于美”“以德化人”的教学目的,我们组织教师积极学习,深刻理解美育德育的意义,精心设计教案,找准教材中的渗透点。

②创设情境渗透美育德育教育,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忌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美育德育教育也不能一味空洞的说教,为此,我们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文本内容运用画面、音乐、视频等,为学生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活动,充分体味文本之美。

③在随笔练习、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德育教育。高中不少作文题目都紧扣美育德育,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的重要窗口,也是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习作,引导学生对美的感悟、挖掘、准确表述。自觉提升审美趣味,提高鉴赏水平,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价值观。

④补充优秀传统文化篇目,促进美育德育教育。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既有帝王将相开天辟地之伟业,也有仁人志士驰骋疆场之壮烈;既有圣贤大家登高眺望之咏志,也有文人墨客把酒临风之抒怀。中华传统之美,有华丽、恢弘、浩大之风,也有质朴、清新、潇洒之格。文本或绚丽,或充盈,或空灵,或自然。如《论语》《弟子规》《汉书》《史记》《古文观止》《世说新语》《菜根谭》等。阅读经典,自然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⑤教师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通过自身人格魅力进行美育德育教育。“道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以自我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举手投足时,爱恨喜恶自在其中;一言一行中,取舍得失亦有分论。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以美化人,以德服人。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语文活动,加强语文教学、班级主题活动、校园活动的多边合作,多途径渗透美育德育教育。

①2019年10月高一年级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在活动中去感受诗词的魅力,体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画面美和情感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②2019年9月份参加“辉煌七十年,腾飞中国”征文活动,上交的6篇征文分别获市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019年11月举行“家乡巨变”征文活动,以高一、高二年级为单位,分别评选出邝文昊、肖昱葳等一等奖20名,郭亚玲、何蕾等二等奖40名。通过征文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充分展现了语言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做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新青年。

③抓住母校建校80周年校庆契机,开展相应的主题演讲活动。如肖昱葳同学的《树桃李,铸精魂,礼赞一中》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和对母校的美好祝福, 激发了同学们“今天我为一中自豪”的荣誉感和树立“明天一中为我自豪”的责任担当意识。

④语文教学与主题班会紧密结合,开展“圆梦微心愿,青春扶智行”“阅读经典名著,厚植家国情怀”等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美好情感,树立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在琅琅书声中感受文学的音乐美、情感美,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⑤充分利用《舜峰》校报、文学社团等阵地发表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抒发美好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⑥每学期举行一次书法比赛,感受祖国文字的独特美和深刻意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美汉字的美好情感。

⑦结合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开展辩论赛、诗词竞赛、成语大会等语文活动,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美好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⑧语文教学与班级文化建设相辅相成,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渗透美育德育建设。如:开展特色主题班会“弘扬生态文明”“杜绝校园欺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缅怀先烈,文明祭扫”“寻找身边的真善美”等主题班会活动;设计班名、班徽、班训;开设图书角;结合励志名言商定课间跑操口号……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自课题组申报以来,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浓烈兴趣,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了爱国思想教育,有力的渗透了美育德育教育。

3.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多方位推行美育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后形成文字材料,鼓励学生踊跃投稿,掀起以美育人、以德化人的学习热潮,借此推动全校师生的美育德育渗透途径。

如2019年6月组织文学社成员开展“漫步溱水关----探寻历史古迹之美”活动,领略家乡人文历史之美,文学社成员撰写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如2018届13班胡丹露创作的《溱水怀古》:“荻花瑟瑟轻烟起,寒鸦冷月杜宇啼。古道蜿蜒连楚粤,百岁亭里话伏波。”全诗将意境之美与怀古之思融为一体。2020年还举行了“探寻名著之美”、“以文会友创作大赛”、“书法大赛”、“品味诗词音韵之美”……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中,学生对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飞鸟翱翔于天际,鲜花盛开于东篱,人应当诗意地栖居。通过文学社的带动,掀起了全校师生对文学的热爱,对美的探寻。

2020年10月,结合新课程必修上册“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课题组组织高一学生制定采访计划,记录采访过程,撰写采访心得;探究家乡历史文化发展,领略乡土之美;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舜华鸭业、制作小视频、宣传直播临武龙头企业;走访农户,调查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并帮助农户网络销售沙田蜜柚、大冲辣椒、香芋等,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美劳动美……种种活动的开展,多方位的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热爱家乡的情感。

4.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撰写美育德育论文以及反思,提升教师审美素养、道德素养

2019年以来,美育德育课题研究小组通过线上探讨交流、线下会议商定,多渠道开展美育德育的渗透研究。并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如2019年12月在临武梧桐书院参加“国学之旅”活动;2020年5月线上学习专题片《美育云端课堂》;2020年7月赴长沙参加“新课改培训”;2020年11月在郴州参加“新课程新高考培训”……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德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运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5.开展了三次美育德育问卷调查,及时制定渗透方案。并且收集学校、教师、学生相关资料,对各类资料和数据认真分析、处理,验证实施成果,科学客观地分析成因,写出成果论证,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调查问卷有助于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问题,美育和德育实施的具体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学生实际教学问题的主要因素,及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组织教师和学生撰写美育德育方面的论文、心得,在报刊或讲座中进行研讨并推广。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案访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渗透美育德育的做法十分肯定,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美育德育教育意义重大。学生可以从课堂中分辨出美的不同外现,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提升道德素养,形成健全人格。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网络等渠道搜集、整理了高中语文德育美育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访谈、课堂观察调查了解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德育渗透的现状。在学生中开展关于“德育美育”调查问卷,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对不同课堂教学方式的意见,在实践中探索学生欢迎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为针对性地开展好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

3.案例研究法。搜集与德育、美育相关的高中语文教学案例,通过移植研究和反思获得有效的德育、美育渗透方法,实现研究目的。针对典型学生,在确定研究对象后,通过课题组成员的探讨制定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并确定专人进行追踪研究,及时撰写心得反思,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4.经验总结法。针对德育、美育在高中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课题组及时研讨,进行归纳与分析,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并适时在课题组交流,及时修改、补充和善操作措施,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对后续高中语文教学做出先导性的指引。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果与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渗透情况分析

问卷调查选择在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进行,临武一中是省级重点示范性高中,硬件设备设施齐全。本次调查对象涵盖高一高二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共计人数400人。本次调查发放纸质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100%,其中高一年级200份,高二年级200份,男生254人,女生146人。对比2019年、2020年、2021年统计数据,结果如下:

在美育问卷中有以下占比均逐年递增。①你所在的学校组织过下列相关的活动吗?诗歌朗诵比赛、书画比赛或社团活动、歌咏比赛。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你们有哪些美育渗透?美的鉴赏方法、思想美教育、自然美教育、道德美教育、心灵美教育。③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美育的知识有用吗?④通过语文的美育渗透教学,你掌握或基本掌握了以下哪项艺术技能?语言美鉴赏、思想美鉴赏、自然美鉴赏、道德美鉴赏、心灵美鉴赏。⑤你对自己在美育技术技能掌握程度上的评价如何?

 在德育问卷中有以下占比均逐年递增。①你喜欢上语文课吗?②为什么喜欢语文课?在语文课堂中懂得了很多道理。③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对你有哪些德育渗透?全选心理健康、爱国教育、环境保护、法律常识、纪律教育、尊老爱幼。④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道德的道理有用吗?⑤你希望你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活动吗?⑥你觉得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的内容会使你对语文学习兴趣产生变化吗?⑦当班上某个同学上课违反课堂纪律,语文老师通常的做法是?⑧老师会以身作则做好要求你们的事情吗?⑨你从语文老师身上学到了良好品质和做人的道理了吗?

2.建立多层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成立语文老师“开心吧”心理辅导驿站

语文“开心吧”心理辅导驿站活动中,个体咨询、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心语信箱、心理课程、心理健康报、各功能室使用情况、心理社团等次数逐年递增。咨询问题的比例如下:









课题组与学校心理咨询室密切配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活动。如开设语文老师信箱,通过书信互动为学生排忧解难;成立语文老师“开心吧”心理辅导驿站,与学生面对面谈心疏导;举办心理知识讲座,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困惑;开展高三学生减压趣味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3.探究了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美育和德育互相独立、互相并存、彼此依托并互相渗透。课题组通过实例论证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德育切实可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属于规范性教育,美育属于熏陶性教育。德育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美育侧重保持个体的精神和自由。德育是为了让人们有较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道德的意识和行为习惯。美育是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比较注重理性方面,主要侧重于人的良知。美育比较注重感性方面,主要侧重人的情感认知,美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活动。德育让人对社会秩序和集体服从,提倡准则性,美育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内心自由,注重培养个性。美育较之德育更具形象性与情感性。美育自身包含着德育的要素,但并不等同于德育,它更是一种体验教育。

美育和德育相互作用,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根本说来,发展美育和德育都是为了让学生提升自身素养。二者都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都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美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彼此之间不能替代,但可以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和渗透。孔子主张的“尽善尽美”“礼乐相济”和墨子主张“务善则美”均说明了“美育和德育”在我国有着很好的传统,它们既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促进和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与美育互相依托和补充,美育学习和德育学习彼此交织渗透。德育给美育以规范和充实,指引让美育正确的方向。美育自身独有的感染力,独具吸引力,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德育效果。德育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美育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德育提供了美育发展的基石,美育为德育注入精神的内涵。德育可以成为美育发展的平台,美育为德育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4.创新了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推进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德育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课题组逐步构建并完善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基础知识解题技能+语文审美体验+德育教化”,这一教学模式基于目标导向和美育德育教学规律。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课堂教学+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美育德育渗透途径,构建了语文技能与素养、审美体验、德育教化“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结构。三者合力指向并提升语言理解运用、审美感知、创意实践、树立核心价值观等美育德育核心素养。

课题组在学校的领导下,制定了美育德育评价机制。如在班级采取操行评分制,注重德育效果的提升。对德育表现突出地学生予以奖励和推广,改进学习教育思维,提高德育地位,同时加大对德育措施的实施监督力度,重实效、轻务虚。举办“美就在身边”征文 活动、“最美汉字”书法展、“醉美声音”朗读比赛等,把长期以来美育评价的“软要求”变成“硬指标”,有效地发挥评价对于学校美育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5.摸索了美育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的途径。

①教师为先导,以德育人,以美化人。德高为师,道高为范,教师要增强专业素养,培养德育和审美意识,树立良好形象,举手投足之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渗透美育德育为意识先导,提升个人魅力,增强美育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②创设德育美育情境,激发共鸣,深层次挖掘文本中的美育德育内涵。教师要把握课堂契机,找准切入口,将美育和德育教育以情境化形式带领学生自觉融入课堂。课堂美育德育的渗透无需刻意而为,因为课文本身就是孕育美育德育的沃土,深入挖掘文本,又升华文本;既回溯历史,又观照现实。在高中语文教学培养诗意的话语方式,品味语言之美、现实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学习先贤圣哲的高风亮节,传播正能量,弘扬积极价值观。

③丰富课堂环节,多样化渗透德育美育。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课堂的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的垂天之翼,助学生扶摇直上。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展现自我。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开拓者,如安排课堂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语言碰撞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巧设提问,善用想象,带领学生在文字和语言中融入自身的道德审美体验,获得间接却具象可察的德育美育教育。在课堂中设置丰富且灵活的读写观评辩环节,融入多媒体技术,开展与德育美育有关的主题班会,教师适当补充一些道德美学知识,灵活多样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美育,让学生具体直观、生动形象地感受美,提升道德认识,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感悟、审美鉴赏的理论水平。

(二)对策与建议

1.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建议:

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美育理论知识,搞好课题实施讲座,构建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首先,要构建课题交流平台,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通过上网研讨、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美育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对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要撰写好经验、体会和阶段实验报告,形成专题性论文的初稿。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推广典型教案、优质课例、经验、体会、报告与论文等,促进阶段报告、终结报告和专题性论述的形成。其次,找准突破口和落脚点,力争在课程教学、教师队伍、条件改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革举措。

②认真学习新课程教材体系,准确把握单元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内容找准美育德育教育的切入口和侧重点。新课程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格调高雅,凸显中华美育精神。包括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指向明确,内容具体,实践指导意义强。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

③积极主动与各级部门共商合作,构建审美活动形式,多位一体、知行合一、与时俱进推进美育内容和形式改变。建立家长、学校、社区联动机制,多位一体推进美育德育实施,重视家长学校、团委、学生会、班集体在美育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发掘教育活动中美育知识结构和体系,作为美育教学资源。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审美活动形式,将审美教育落到实处。课题组充分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开展多形式实践活动,渗透美育教育。参与朗读、征文、课本剧、实地采访、走进博物馆等艺术实践活动,丰富体验,拓宽视野;不仅能激发个体对历史、文化和生命的敬畏,更能进一步追寻人生的价值与境界。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坚定教师德育使命感。提高教师德育意识,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高中学兴趣持续时间不定且易转移,且学生的兴趣还会受外界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可变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还需要我们长期关注引导,同时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巩固课题研究成果。

2.改善德育评价机制,在主题活动中加大德育渗透力度。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改善,探究德育内容和德育形式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探索适合新时代的德育方法。如开展“阅读经典名著”主题班会;“班名班训”评比活动;“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分享会;“记录家乡巨变”微视频竞赛……活动引领、知行合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实践中使学生思想和品德得到提升。

3.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在教学中要紧密贴合课堂教学和课堂氛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德育的渗透。语文教师必须先做好德育表率,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性形象,以榜样力量渗透德育教育。及时发现学生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了解思想动态,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的价值观。采取多种形式,让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并巧妙的将德育内容贯穿课堂知识中,而不是一味生硬的说教,学生能够在所学过的课文当中找到相应的德育价值。

4.学校层面做好系统规划,推动德育在各学科中的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心智成熟发展,构建健康、魅力的精神家园,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更需要学校层面做好德育渗透的具体规划,制定德育渗透方案,严格考核德育渗透的绩效成果。各学科在教学中共同发力,巧妙渗透,各科课堂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做到课课德育,全员育人的基本要求,共同创设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五、成果与影响

(一)研究成果

1.论文发表

[1] 美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1,2.

[2] 邓芳.美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4.

[3] 邓芳.关注社会热点·渗透德育教育[J].语文周报.2020,6.

[4] 黄满英.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作用探究[J].学习与科普.2019,25.

[5] 黄满英.美育与德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意义、措施研究[J].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0,9.

[6] 邝婷华.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0,33.

[7] 骆廷娟.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0,34

[8] 李多玉.浅析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方法[J].辅导员.2020,2.

[9] 谭树娥.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J].语文周报.2020,25.

[10] 秦顺良.论德育培养对于高中年级管理的重要意义[J].辅导员.2019,8.

[11] 黄池英.浅谈美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习与科普.2019,9.

2.论文获奖

[1] 黄满英.浅议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作用.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2] 邝婷华.探析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美育与德育的渗透.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3] 骆廷娟.美于根骨,愈久弥香——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体验.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4] 骆廷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分析.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5] 李多玉.浅析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方法.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6] 李多玉.人情味——关于人性化批评的思考与实践.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7] 谭树娥.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浅谈感恩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8] 黄池英.浅谈美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9] 欧建胜.美哉,高贵的灵魂,坚贞的气节——赏析苏武之大丈夫形象.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二)成果影响

此次课题研究,完成了预定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成功举办了多项美育德育渗透活动:如语文老师“开心吧”心理辅导驿站;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美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渗透活动;美育与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实践优秀案例评选;共建德美树新风的实践活动……通过本课题研究,学生和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进行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公开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13篇;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19、2020年度优秀论文评选及相关论文评选或竞赛活动中获奖的论文21篇;与本课题相关的教案、课件、教学比武获奖作品、辅导学生获奖作品、发表在校报上的论文36篇次。


六、改进与完善

1.美育的渗透力度有待提高。教师对高中教材中的审美因子未能充分挖掘,少数老师采取的措施不够丰富,注重应试能力,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对美的体验,更谈不上教师自己对美的演绎。生硬说教,未能进行美育德育的科学渗透。学生的审美能力参差不齐等。

2.继续抓好理论学习,继续系统的研究德育美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加强德育美育教育与课堂科学渗透。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课题组成员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并做好总结反思,形成书面报告。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3.继续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德育目标体系。正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内在客观规律,反思中学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德育目标体系应包括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全球意识、学会关心与合作等全人类应具有的目标,而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促进和保持人的整个心理品德的协调与平衡,也应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体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另外,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清层次,要求学生首先从最基本、最实际的事做起,防止思想道德教育架空和伪化。德育过程与人的诸多心理过程一样,是一个“知—情—意—行”螺旋式上升的演变过程,研究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各自特点,确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七、参考文献

[1]芮永红.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高中教师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才智,2013(26):105.

[2]单小燕.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的探析[J].中华少年,2016(20):238.

[3]余佳倩,彭佳鑫.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论教师德育工作新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192-19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王瑞.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2016.(02):98.

[6]刘威.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的相互渗透[J].科学咨询.2016,(10):42.

[7]雷悦.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艺术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88.

[8]王向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31.

[9]林小帆.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探寻[J].教育现代化.2017,2.

[10]万潇潇.论语文美育与人格塑造[D].扬州大学.2004.

[11]陈秋.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1.

[12]施蕾.高中文言文审美教育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5.

[13]陈佳彦.高中语文美育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14]赵怀宇.高中散文美育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15]杨晓燕.美育理念在高中语文古代散文教学中的体现[J].亚太教育.2015(16):54.

[16]黄庆会.浅析美育与德育的关系[Z].中国美育网.2016,12.